2025年8月29日,由广东省三旧改造协会&广州市衡信土地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华瑞兴律师事务所联合主办的法律实务论坛第72期 ——“城中村改造新旧模式的政策解读与实务操作”主题沙龙在华瑞兴律师事务所圆满落幕。本次活动同步开启线上视频号直播,吸引了房企、村集体、中介服务机构及法律界人士线下齐聚、线上围观,共同为广州城中村改造规范化推进凝聚专业共识。广州城中村改造已走过数十年探索之路,272条城中村、289个改造项目承载着城市空间重构与百万居民生活品质提升的重任。2024年5月《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条例》正式施行后,新旧模式交替期的政策衔接、补偿标准适配、土地整理风险规避等问题,成为行业关注焦点。为此,活动特别邀请深耕评估与法律领域的权威专家,通过政策拆解、案例复盘与互动研讨,为参与各方提供清晰行动指引。沙龙伊始,广东省三旧改造协会副秘书长张卉芬女士为沙龙致辞。张秘书长首先回顾了广州城中村改造历程,同时指出当前改造面临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多元利益协调、模式衔接等挑战。接着提及2024年5月1日《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条例》施行的重要意义,其作为全国首部城中村改造地方性法规,标志着广州城中村改造进入“制度规范”阶段,也点出新旧模式交替期行业关注的政策衔接、补偿标准适配、土地整理风险规避等关键问题。随后介绍本次沙龙邀请的专家及分享方向,强调沙龙对厘清行业思路、凝聚专业共识的作用,并表明广东省三旧改造协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联合专业机构推动广东三旧改造事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三旧改造协会副秘书长张卉芬致辞)
广州市城中村现行政策与原有政策的差异与亮点
广州市衡信土地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山带来《广州市城中村现行政策与原有政策的差异与亮点》主题演讲。作为多领域评估专家,陈山总经理结合广州做地政策研究、低效用地再开发规划等实战经验,系统梳理了“三旧”改造与政府征收两大体系的政策演变,通过表格对比清晰呈现了“三旧”模式(穗建规字〔2019〕13 号)与征收模式(穗府办规〔2023〕3 号)在土地补偿、集体物业安置、村民住宅核算等方面的差异,尤其详解了2023年后市级规范征地工作后,各区补偿标准的更新动态与保留差异,为不同改造场景下的标准适用提供了精准参考。紧接着,华瑞兴律师事务所创始高级合伙人兼管委会主任魏济民律师,则以《城中村改造新模式政策立法与实务案例》为题展开分享。拥有26年执业经验的魏济民律师,兼具政府法律顾问、高校兼职教授等多重身份,他从国家政策推动与广州本地实践双维度切入,解读了《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条例》的立法背景与重点条款 —— 从“双 2/3 意愿征询”的启动条件,到“一户一宅”“每户 280 平方米复建安置” 的补偿标准,再到集体土地收回的法定程序,结合冼村改造“十五年清零”、杨箕村拒迁户调解等经典案例,生动阐释了新模式下“政府主导 + 国企参与 + 政策融资”的核心逻辑。同时,他还针对改造主体(市属/区属国企)、实施主体(街道办/镇政府)、意愿主体(村(居)委/经联社)的职责与风险进行深度剖析,提醒参与方关注融资合规、工程招标、成本控制等关键环节,引发在场嘉宾强烈共鸣。
(华瑞兴律师事务所创始高级合伙人兼管委会主任魏济民律师)
在干货满满的主题演讲之后,进入了互动交流环节,这也是本次沙龙的一大高潮。参会嘉宾们积极踊跃,纷纷抛出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陈山总经理与魏济民律师结合具体项目案例,逐一解答疑问,现场氛围活跃。参会者们纷纷表示,通过这一环节,许多困扰已久的问题迎刃而解,收获远超预期。活动最后,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会后自由交流环节中,不少嘉宾仍围绕具体项目难点与专家深入沟通,线上观众也通过弹幕积极提问,直播平台收获大量点赞与收藏。本次沙龙的圆满举办,不仅为广州城中村改造行业搭建了专业交流平台,更彰显了华瑞兴律师事务所与广东省三旧改造协会和广州市衡信土地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在城市更新领域的专业服务能力。未来,双方将持续发挥专业优势,通过更多实务论坛、政策培训等形式,为广州城中村改造的规范化、高质量推进贡献力量。